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 1
  • 2
  • 3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部 > 学部新闻 > 学部新闻
右手太空“千里眼” 左手生命“基因组”
2016-11-04 22:34:00    作者:本校 来源: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浏览数:
    2016年11月4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天地生科学文化传播中心的共同支持下,我校初一年级地理生物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校冯建英副校长亲自带队,地理学科由连莉老师负责,生物学科由贺凤鹏老师负责。
 
    一组同学们在遥感地球所的老师引导下,有序参观了遥感地球所历史展厅、科学知识长廊、集成测试室和高分卫星成果展板。
 
    在历史展厅,科学家们旧时使用的研究工具、泛黄的书稿结合讲解员的动情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到前辈科学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在科学知识长廊,学生们第一次如此全面的了解了遥感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和贡献。在集成测试室,学生们兴奋的观看了遥感地球所的宣传视频,了解了卫星影像合成的过程,还动手在遥感图像上找到了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激动的辨认着,“这是高分一号”,“这是高分三号,可以定点观测,太厉害了!”。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完成任务单,积极思考,不断的提出问题,与老师积极互动,让讲解老师们纷纷称赞。 
 
    二组同学在基因组所观看了关于“基因组学”的科普片,了解到基因让生命的起源成为可能,让生物的进化有迹可循,它组成的一部部生命天书,等着我们去解密。其中20世纪末,载入人类史册的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开创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新时代。多米诺科普协会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基因组所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实验室、高性能计算中心,同时来到了位于研究所十一楼的“基因科学与技术科普互动展厅”,在充满科技色彩的展厅内,同学们通过生动的展板、有趣的DNA提取实验和科普主题式互动动画,详细了解了遗传学百年发展史、中国科学家在基因组学领域的贡献以及基因组科学研究意义与技术发展。 
 
    参观结束后,基因组所的科普主任徐磊,从什么是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意义讲起,回顾了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研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他从一个个生动的科学故事以及生命科学史上历次重大事件,为同学们讲述和回顾了人类逐步认识生命,解读基因奥秘的重要意义。聆听完徐主任的报告,同学们将他们的科学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将控制疾病的基因从我们人体内敲出吗?白化病人和普通人结婚生的小孩肯定得白化病吗?人的酒量真的与基因有关吗?等等问题将科普交流活动带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直到活动最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纷纷拿出笔站在走廊里,坐在墙角边,趴在桌子上在任务单上写下自己对基因的认识和感悟,他们希望下次还能来基因组所,了解更多的关于基因奥秘的知识。